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听听接受过专科医师规培的”师哥“怎么说?

时间:2016-01-19 17:19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admin 通讯员:中国医师协会


老实讲,作为完成了5年规培的"大魔鬼",和提前享受专科规培政策的"大大大魔鬼",作为曾经的华西麻醉规培一员,对这个政策又爱又恨,但更多的是无悔。

一、华西麻醉那几年的历练,让自己现在的基本操作熟练而规范。每每抢救病人的时候,都会感激那几年大量的麻醉病例积累下的经验。即便儿科中心静脉穿刺这些做得并不太多的操作,可真要实施的时候,原则不会忘!大刘主任批评我不规范的动作迟早会穿出问题的嘱托不会忘!

二、华西麻醉的那几年多学科轮转,让自己找寻到想去为之奋斗的事业和方向。这个抉择当年让我犹豫痛苦,很大的原因是舍不得离开那个优秀的集体,舍不得那几年结识到的师长挚友,可是最终当自己遵随本心做出选择,依然觉得无论多累多辛苦麻醉科就是娘家,老师们就是娘家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生指引方向,甚至现在此刻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也依然会请教他们,依赖他们,信任他们!

三、华西麻醉那几年的言传身教,养成了我做医生的基本素养,对疾病的关注更对人本身的关注。记得小刘主任给我们讲麻醉前访视,一句句教我们该如何问诊采集信息;记得跟大刘主任做心脏麻醉汇报病史,紧张地把病历翻了个遍把病人仔仔细细问了好久,好像许久不用的诊断学终于派上了用场;记得跟谭老师做小儿麻醉,看她对小朋友和颜悦色轻声细语,还在术中准备各种软软的垫子害怕小朋友皮肤被压坏;记得左主任和都教授研究小儿术后镇痛方案,希望小朋友们术后安安静静无痛苦。这些点滴,皆是以病人为本,以关爱为本,而这些对我现在的职业生涯,意义重大!

四、不是华西麻醉的那几年,不会知道教学是一个科室的骨骼。麻醉科的规范化培训课程种类繁多,不但包含上课,还包含临床过程中的指导。入科时当了一百天的小红帽,面罩球囊给氧、插管、动静脉穿刺,皆是老师手把手教出来的。直至现在王健老师教我怎么用球囊,书记打趣穿动脉就是钓鱼给我足够的机会练习,张伟义老师手把手教了我人生中第一个中心静脉穿刺,左主任教我用超声引导成功穿刺一个5天大新生儿的中心静脉,这所有,都是手把手,是的,手把手教过的。那时候身在麻醉科,也曾诸多抱怨,可回头想想,当年种种,又有哪样不是受言传身教所得?早期参加过李崎老师教授的危机资源管理,可视化技术开展初期华西麻醉就安排了各种超声课。还有读书报告,科研培训,外教课,华西麻醉都有。晨课和病案讨论自是不用说。华西麻醉为了教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这些年,有些教学内容确实坚持和完成的不好。可这是为什么,完全是科室和老师们的责任吗,从我自身检讨,真的未必。自己在sickkids看到他们的教学做得很棒,除了教学资源丰富,每次讲课fellow们几乎是全勤的参与度。除了学习兴趣,求知欲望的差别外,课程的设置多在上班时间也许是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可这,仅仅是唯一的原因吗?他们CCCU值班后的fellow,依然会在通宵工作后参加第二天的backround和学习课程。第三天又是容光焕发来上班。而我们住院医们,是否皆是因为没有时间无法参加科室的培训课程?

五、华西麻醉和华西ICU,都给住院医生出国学习的机会,也安排大家参加国内大小会议。常常听到基层医生说,出来开个会不容易,恨不得拿摄像机录下全程回去跟科室的人分享。可是不是小伙伴们都珍惜过这些开会和学习的机会?而这些机会若不是前辈们辛辛苦苦的耕耘和培育,不是科室在关心住院医生的职业发展,又怎么可能实现?自己规培期间也曾彷徨、抱怨、愤怒,甚至因为在儿外麻醉天天最晚下手术连生日那天也是最后一名痛哭流涕。结果老板给我买了一顿肯德基做晚餐,李老师安排接班的来接我,老板还批评我活该要规培这么久,这么小的事情,都不会自我调节和安排,还要哭。

华西麻醉教给我的远不止是知识,还有享受生活的热情,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凡事不要总想占小便宜的豁达,和遇事多坚持一下的信念。他们教我做事,也教我做人。我承认我做的很不够,差得也很远,可前辈们的面孔和精神,不敢忘记。我也承认华西麻醉的规培仍有许多问题,自己这些年,也牺牲了很多,牺牲了健康,牺牲了陪伴父母家人的时间,牺牲了金钱,牺牲了谈恋爱的时间。可这些也并非全是规培之错,体制没错,信仰没错,坚持没错,错的是师兄说的,运行这个体制的体制。一件好事,不想把他变坏,正确的做法也许不是把他踩在脚底,不是一味捧上天或者一杆子打死,而是优化和改革,彼此倾听,一起成长。

想用一句话,形容华西麻醉科或者我们华西ICU的规培。能给你的,我都给了你。剩下的,我在争取,也希望,你自己能争取。真心希望这个制度能被优化,让师弟师妹们少一些委屈;也真心希望师弟师妹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坚持,因为学医不易行医不易,且行且珍惜吧。(华西医院供稿)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