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规培两三思

时间:2020-06-16 17:19 来源:上海市 作者:罗俊杰 通讯员:胡予

时间是个有趣的东西,你知道它很长,但是你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2019年七月末,在同济医院教学楼三楼的大教室里,在规培协议上签下自己名字的时候,我本以为这会是漫长的三年,彼时的我,刚参加完本科的毕业典礼,还在回忆着一场不长不短的毕业旅行,对还未到来的规培生活,三分迷茫,七分憧憬。时光如白驹过隙,忽然之间,规培已快走过四分之一,九个月的临床轮转工作,我逐渐意识到,我已不再是一名单纯的医学生了,更多的是直接面对患者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我感到身上的责任又更重了一分。


初遇规培——万丈高楼平地起

    我的规培和其他学员一样,是从岗前培训认识医院开始的。对于同济医院,我是不陌生的,大四开始我就在这里进行本科实习。但是一周的岗前培训里,医院的各个部门领导给我们介绍医院的工作制度、轮转安排,解答我们对整个规培过程中的疑惑,并通过丰富的破冰活动让我与其他的小伙伴熟悉起来,营造了和谐的团队气氛,给我的规培开了一个好头。而进入每一个临床科室,都有专门的临床教学秘书,负责为轮转同学安排制定轮转培训方案,并指派专门导师进行带教,这让我可以快速融入新的临床科室。


临床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

规培对于临床医生的意义,像是锻造对于兵器,不断加热、敲打,千锤百炼后才能刃如秋霜。而临床上的敲打,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总是各种第一次。作为一名麻醉学的规培医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麻醉科规培学习,手术室就是我的战场。偌大的手术室里各种仪器滴滴作响,隔离门关上,病人本就紧张的情绪瞬间被放大。而作为初上战场的“新兵”,我是有些胆怯且不安的,我看着我的第一个病人,不知该和他说些什么,想安慰,却不知从何说起,嘴上像是涂了胶水,张不开说不出,一天下来,我成了手术室里最沉默的那个人。我心里想,这可不行。我开始观察带教老师如何跟病人沟通,学习用言语去化解病人的紧张情绪,看着病人安静地“睡”过去,我深切感到医学是人文的,是有温度的。


如果人文是医学的外在表现,那技能就是医学的内在核心。医学技能既包括看得见的操作技能,也包括临床诊疗思维,而作为麻醉学规培医生,每一项新的操作技能的掌握都是成长路上的一个节点。因为操作的对象是病人,要尽量减少试错的可能,所以从最基础的外周静脉穿刺、气管插管,到更高难度的神经阻滞、椎管内穿刺,带教老师都会反复的跟我解说基础原理,操作规范,并且会分享个人的小经验小技巧,在我没有做好的时候,也会安慰鼓励我,让我有信心再尝试第二次。规培带教老师更像是规培医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让我可以更快更顺畅地前进。

进入规培以来,我一直都在本专业科室学习工作,但是规培计划里有其他外科及内科专业的轮转安排,我认为这对于我建立完善的整体临床思维十分重要。病人是一个完整的人,各种疾病都可能出现在同一个病人身上,单纯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有时并不足以应对复杂的病人。比如,一个需要手术的外科病人,可能合并很多的内科疾病,肝肾疾病会影响药物代谢,呼吸、循环系统功能异常会影响病人基础生命体征的平稳,外科疾病会影响麻醉方式的选择,如果只是懂自己专科的东西,而缺乏整体的临床思维,就很难胜任复杂的临床工作。


教学活动——传道授业解惑

    规培期间,科室安排了大量的教学活动,帮助我们提升人文沟通能力和临床技能。每周三早上科室举行的小讲课,每周一个主题,带教老师以PPT的形式,和我们分享一些专业知识,通过提问的方式,我们也可以与带教老师充分互动。每月的疑难病例讨论和教学查房,既锻炼我们和病人的沟通能力,也让我们能在头脑风暴中学会独立思考,构建属于自己的整体临床思维。科室还安排了定期的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并且成绩最终上报规培办公室存档记录,让我们在规培中也不轻易放松,更好地保障了规培的质量。

医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健康中国”的时代大背景下,在医患矛盾日益严重的社会环境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道路上的重要一环。规培的严格训练,虽然我有疑惑和痛苦,但是医学正是这样长线发展的专业,现在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积累的每一丝力量,都是日后向美好未来前进的动力。

岁月辗转如歌,时光流逝如花,医学的路还很长,而我才刚刚开始,在往后的规培日子里,我必将继续磨炼自身,化作一柄寒光剑,斩断万千疾病丝!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