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推进新阶段住培制度与质量建设再上新台阶

时间:2022-12-10 15:42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吴振龙 通讯员:吴振龙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推进新阶段住培制度与质量建设再上新台阶

——在2022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报告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 齐学进
一、总结2022年工作,进一步增强对住培制度的自强自信
即将过去的2022年,面对疫情严峻挑战,我们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医师协会(简称协会)牢牢把握“提升住培质量”这个总目标不放,按照年度既定计划,克服重重困难,围绕“教”“学”“管”“建”“研”等五大方面,系统梳理,重点突破,推动质量建设再上新台阶。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一)颁布新标准,为新阶段住培质量建设夯牢根基
住培“两个标准”是住培制度与质量建设的基石。2014年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为住培第一阶段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有力遵循。为适应新阶段快速推进质量建设的需要,协会在广泛征集各地主管部门和培训基地、专业基地所提供3000多条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先后组织毕业后医学教育质量、管理和考核专门工作委员会以及29个专业委员会的600多名专家,历经4年,集思广益,反复修改,于2022年8月5日正式发布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简称《两个标准》)。新版《两个标准》吸收了住培最新实践成果与进展,鲜明提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本,以“六大核心胜任力”为培训导向,对基地条件、组织管理、轮转安排、质量控制、考试考核、支撑保障,以及协同、联合培训等关键内容,作了新的调整和完善,较好地回应了住培管理与培训一线的急需,为推进新阶段质量建设,提供了最为重要的遵循。
(二)发布教学活动指南,推动住培规范化同质化带教全面起步
教学活动的规范化是保证培质量同质化的关键。我国东中西部基地基础不一、教学医院与地市级培训基地差距较大,严重制约了带教的同质化、规范化进程。为解决这一难题,从2021年开始,协会启动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活动指南》(简称《教学活动指南》)的编写工作。连续两年分3批发布了18个教学活动指南,规范了住院医师从进入培训基地到培训实施,直至培训结业全链条的带教指导,对于细化落实岗位胜任力培养要求,提升培训的同质化水平,切实解决指导医师“不会带教、带教不规范”的困惑和管理层面“带教活动规范难、监管难、评价难”的问题,大有裨益。
(三)系统开展师资培训,提升带教履职能力
师资,是决定培训质量的核心。协会在连续3年开展住培管理岗位分层培训(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专业基地教学主任)的基础上,2022年继续组织住培职能管理人员和专业基地主任、教学主任、教学秘书的第二轮培训。2000余名职能管理人员以及1000余名专业基地主任、6100多名教学主任、3000余名教学秘书先后参训。协会精选培训内容、课件和师资,培训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一线师资“不会教”和一线管理人员“不会管”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扭转。
(四)创新评估模式,提升动态管理力度
评估是强化质量建设和实现动态管理的有力手段。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的指导下,按照“四不两直”“常态勿扰”的总要求,抓住疫情缓和间隙,2022年协会组织了对18个省41家培训基地、88个专业基地的抽查评估。北京、上海、广东、河北、黑龙江等一批省(区、市)组织开展了省域内评估,形成了“国家队”与“地方队”分层管理、相互补充的格局。通过评估,并综合参考结业考核通过率和年度业务水平测试结果,12家培训基地、33个专业基地被限期整改,215个专业基地被撤消,208个专业基地被停招。严格的评估与动态管理,为制度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
(五)助推“两个同等对待”政策落地,住院医师合理待遇得到保障
将“两个同等对待”政策落实情况纳入新的基地评估指标,强化培训基地责任,全力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的落地落实。部分基地将“两个同等对待”纳入住院医师考核体系,在招聘新员工中优先留院优秀住院医师。对住院医师月收入明显偏低的培训基地,协会于2022年11月中旬组织了专题飞行检查,逐一查证,立查立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基地,将分别给予通报、停招,直至取消基地资格的严肃处分。
(六)稳妥推进专培制度试点,精心做好第一周期试点总结
截至2022年,专培10个试点专科已全部完成第一个培训周期试点工作。为深入做好工作总结,协会对第一个周期试点的组织管理体系、培训体系和政策支撑“三大体系”组织全面调研,对试点模式和经验进行系统总结,为下一步深化试点提供重要建议。
2022年的毕教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按照质量提升的既定要求,做到了标准不降、工作不松、监管不懈,整体水平得到新的进步与提升。
2022年11月上旬组织的有16.8万人参与的住培年度调查问卷显示,82.2%的在培住院医师对带教条件、病例病种、培训轮转、教学活动和日常考核情况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95.1%的结业住院医师表示培训后能胜任或基本胜任岗位要求,94.7%的用人单位表示愿意将本院其他符合条件的年轻临床医师继续送到基地参加住培,82.2%的指导医师认为自己的医疗水平在带教住院医师后获得了显著或较大提高,86.6%的管理人员认为住培工作对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有很大或较大提升。在2022年“住院医师心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中,有100名一线带教老师获此殊荣。
从2014年住培全面实施、2016年专培试点正式起步,已有近100万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为中国医师队伍源源不断地输送了“优质新鲜血液”。以住培为主体的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经风历雨,其先进性和优越性经过9年实践检验,赢得全行业和全社会的普遍认可。我们用短短9年多时间基本建成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国家制度,推开了我国医师培训体系由“5+0”向“5+3+X”新体系的历史性重塑,成功开辟了毕业后医学教育中国化的新境界。
二、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思考回答住培实践面临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新阶段的工作指导
如果说2020年前我国住培聚焦于制度建立,近3年聚焦于质量起步,那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带领我们跨上新时代新征程为标志,住培也将进入以全面完善制度和全面提升质量为标志的新阶段。跟上新时代,跨入新征程,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在更高的起点上进行新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在思想指导上,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住培 要主动遵循党的二十大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所指明的方向,保证住培沿着中国式现代化轨道前行。要走出“住培工作业务性太强、不宜从政治角度来强调”的认识误区,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聚焦、思考新阶段住培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不断回答好中国住培的时代之问、实践之问。要抓住国家推进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健康中国的历史机遇,服从服务于健康中国的总体布局,制订与“两步走”战略相适应的近中远期培训规划,系统谋划,高位推进,为健康中国建设筑牢人才基石。
二是在制度路径上,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自信自强 作为短短几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我们切不可因新制度在其成长成熟过程中所伴生的一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对住培制度本身产生动摇、怀疑,甚至责难。而应以高度的历史自觉,主动担当起推动新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责任使命,依靠守正创新和团结奋斗,使住培制度日臻完善,行稳致远,永葆生机活力。
三是在育人标准上,要把培养人民满意的好医生作为最高目标 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住培的根本立场与宗旨。三年培训不仅是塑造职业胜任力,更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主线贯穿始终;不仅要求业务全面、医术过硬,更要强调有理想有担当,医德高尚,胸怀天下;不仅要树立大医抱负和追求,更要倡导奉献与吃苦精神,无怨无悔地服务于患者和社会。
四是在建设模式上,要坚定走中国特色毕业后医学教育之路 既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临床医师成长规律,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汲取国际先进成功做法,又要防止照抄照搬,食洋不化。住培是涉及到多部门、多单位、多层级、多维度的系统工程,推进新阶段住培制度完善和质量建设,必须坚持顶层设计,整体谋划。住培是一项由上百万人参与的宏大实践,必须走出教条观念束缚,尊重实践经验,顺应实践发展。质量问题的背后有系统性的体制机制问题。推进新阶段质量建设,必须突破体制机制弊端,敢于涉险滩、过深水区。在攻坚克难中为住培输入新动能,走出一条在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上具有中国特色的住培之路。
五是在工作导向上,要始终聚焦问题和短板不放 我国住培作为医师培训的国家制度,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制度向纵深发展以及质量建设的全方位展开,一些深层次问题、短板和矛盾将陆续充分显现。而这既是新制度建设的阻力和障碍,也是新制度成长的“路标”与“台阶”。在这个意义上讲,问题才是牵引住培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我们只有牢牢扭住问题导向不放,瞄准卡点瓶颈,发扬斗争精神,乐于发现问题,敢于面对问题,才能在善于解决问题中推动事业不断进步。
三、保持定力,坚韧前行,推动住培制度建设与质量建设再上新台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考安排2023年和最近一个时期的工作,必须在深入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住培与专培工作的新任务新特点,从落实制度、提升质量、加强监管、改善条件、深化研究这5个方面同步抓起。
(一)抓好制度落实,压实各方主体责任
经过9年持续努力,包括政策、标准、规章和各项要求在内的住培制度已经基本健全。但近两年来,随着住培工作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地向前推进,部分地区和基地出现懈怠松劲情绪。个别省份工作下滑,部分培训基地管理乏力,一些专业基地工作敷衍疲沓,还有个别名院培训质量持续走低。究其原因,还是制度落实未抓到位。解决这个问题,要针对性地抓好以下4点。
一要通过压实层级责任来抓好落实。各地和各基地要建立制度和质量内控指标,形成检查与纠偏的督导机制,刀刃向内,第一时间主动发现和纠正问题。要实化院级督导方案,细化督导内容,强化督导反馈与应用,鼓励培训基地“一把手”带队督导。要将督导整改结果纳入专业基地的年度绩效考核。协会将对住院医师待遇保障、协同单位管理、培训过程管理、“两个同等对待”落实等情况实行重点监测,并将结果与评估联动,对问题基地纳入重点评估。
二是要通过从严抓好评估来强化落实。抓紧修订并推出新的评估指标体系,使之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继续按照“常态勿扰”的原则和“四不两直”的方式,组织开展常态化评估。扩大评估覆盖范围,探索创新评估方式。加大飞行检查力度,有诉必查;发现问题,严肃问责。要将评估结果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以及住培示范基地、重点专业基地、骨干师资培训基地等项目的遴选、考核与动态管理挂钩,加强评估结果运用,强化制度落实力度。
三是要通过建立区域督导机制来助推落实。评估是通过发现点上的问题,带动面上与区域性的工作提升。缩小地区间和培训基地间的差距,还需探索建立区域性督导机制,成片区、成板块地促进工作提升。具体由协会组建督导专家组,对后进地区和培训基地开展为期1~2年的督导。通过融督导、帮扶一体推进,加大落实力度,实现均衡发展。
四是要通过建强管理队伍来促进落实。建立培训基地负责人和专业基地负责人两个层级的“一把手”履职培训制度,参加履职培训情况要纳入培训基地评估考核指标体系。要继续办好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专业基地主任、教学主任与教学秘书培训班,持证上岗逐步走向全覆盖。要提升两级基地的组织建设与质量管理功能,确保各项要求直达一线,在终端顺畅落地。专业基地是质量建设的“桥头堡”,教学小组是质量建设的“尖刀班”,必须从建强骨干入手,提升一线制度与质量建设水平。
(二)提升带教质量,加快推进同质化进程
专业基地是质量建设的主体,专业基地主任是质量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目前,不少专业基地过程管理不实、质量控制不严,临床思维与动手能力不达标、培训强度不够。“教学活动形式化、过程管理空心化、培训方式应试化”的苗头在个别基地开始出现。解决上述问题,近期强调抓好以下4点。
一要贯彻好《两个标准》,打牢质量建设根基。《两个标准》是新阶段质量建设的总纲。各基地要高标准抓好学习和贯彻落实。要重视强化住院医师思政教育,全方位落实好导师责任;要根据分层递进要求,完善轮转计划;要落实基地负责人责任制,规范临床带教、考核评价和院级督导;要更加注重发挥专业基地和教学小组作用,把质量要求落实到病种和技能操作。协会将分批组织《两个标准》宣贯培训,帮助各基地全面准确掌握新标准新要求。
二要落实好《教学活动指南》,提高带教同质化水平。《教学活动指南》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引。为帮助广大带教师资尽快掌握指南要求,协会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指南解读培训,并组织制作与其配套的案例和视频供全体带教师线上学习。各培训基地可根据《教学活动指南》提供的评价量表,对带教活动进行规范和评价,提升带教同质化水平。
三要推开持证上岗,进一步提升师资带教能力。师资带教水平决定培训质量。下一步,要通过颁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管理办法》,对指导医师实施分类规范管理,全面推进住培师资的培训与考核上岗。要推开分层、分类、分专业的师资培训体系建设。协会将根据毕业后医学教育质量提升总要求,对已建成的精品数字课件,通过网络面向各培训基地全面开放。通过分工协作,训考结合,严把师资培训质量,帮助带教师资更快地掌握科学的带教理念与带教方法,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带教水平。
四要做实过程管理与考核,抓实过程质量。围绕岗位胜任力要求,全过程抓好日常管理、日常带教和日常考核。要通过组织推广“电子轮转登记手册”和“360度评估工具”,实时监测,建立异常数据预警机制,杜绝不轮转、假轮转和随意打乱轮转计划,以及培训病例病种数不达标问题。要本着“训什么、考什么”的原则,规范与改进出科考核。协会将组织毕业后医学教育各专业委员会建设各专业“出科考核题库”,建立各专业出科考核标准,明确考核目标、范围、内容和实施办法,将出科考核结果纳入带教师资和住院医师绩效考核,提升过程管理的精准化、灵敏化水平。
(三)加强条件建设,提升质量监管水平
提升住培质量,离不开条件建设的有力支撑。推进条件建设,需要针对短板,综合发力。
一是要管好用好临床技能培训(模拟)中心。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尽快完成《临床技能培训(模拟)中心工作指南》的制订,为建设、管理、使用与评价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提供遵循。建设面向指导医师的教学资源库和临床病例病案库、面向住院医师的通识课程和手术(技能)操作资源库,加大优质资源共享。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专业举办住院医师实践技能与病例汇报竞赛等活动,切实发挥技能(模拟)中心在提升能力培养中的“半边天”的作用。
 二是要加快推进住培信息化建设。本着建管用一体的原则,理顺住培信息化工作关系。推进各层级管理系统间互联互通,确保数据获取、分析和应用的规范、准确、完备和及时。以信息化为突破口,改变传统的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法,将过程考核和评价反馈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实现实时反馈和对比追踪,确保结果可信可用。
三是要建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协会将以住院医师“六大核心胜任力”为依据,组织开展涵盖培训实施全周期全要素的住培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实现对培训质量的系统量化和全面评价,纠正单纯应试化倾向,为评估、督导、考核和动态管理提供新的支撑。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委员会能力建设。根据协会统一安排,加快推进专业委员会实体化建设步伐,强化专业委员会在专业/专科质量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要结合各专业/专科实际,创新培训模式,改进培训方式,对培训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培训模式,要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要组织示范基地和重点专业基地绩效评估,使其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建立进出有序的动态管理机制。
五是要进一步优化工作氛围。强化以住院医师为中心的理念,厚植严训厚爱氛围,切实解决好住院医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对住院医师合理待遇保障不到位的基地予以严查严处。重视发现和总结、宣传推广典型经验,以点带面促进全局进步。探索建立更有力度的表彰激励机制,维护好广大带教老师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重视抓好住培宣贯,讲好住培故事,让住培更好地为全社会全行业所认同所喜爱所支持。
(四)补齐制度短板,为质量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住培的各项工作都是在政策制度的轨道上运行的。目前,部分基地的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流于形式,住院医师的招收考核与协同单位管理尚欠规范,淘汰退出机制还未建立,培训基地超容量招收问题和部分基地招收严重不足问题同时存在。所有这些,都呼唤我们要加快制度完善步伐。
从2023年开始,我们要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的指导下,加快完善政策与标准的配套建设。包括尽快修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实施办法》,制订下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管理办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管理办法》,尽快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工作指南》,制订国家住培示范基地遴选标准和评估指标、骨干师资培训基地遴选标准和评估指标,为住培全周期全要素的规范管理提供切实的制度保障。
(五)加强重大问题研究,为制度与质量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对于一些涉及体制机制的短板弱项和深层次难题,协会要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加大研究力度,提出对策,以期取得更多的制度性成果,不断回答好中国式住培的实践之问,更好地为国家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一是系统梳理医教协同关系,研究提出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收培训与住培顺畅衔接的建议。二是在专培第一周期调研总结基础上,研究提出深化专培制度试点、建立住培专培一体化模式的思路和做法。三是根据“以需定招”原则,研究提出完善住培和专培基地布局和招收匹配的可行性建议。四是研究改进出科与年度考核,探索建立住院医师分流退出机制。五是组织对带教岗位参比临床工作量、纳入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体系的可行性论证,进一步健全师资激励机制。六是探索推动毕业后医学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促进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站在新征程的新起点上,展望毕业后医学教育事业的美好前景,尤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乘党的二十大的强劲东风,自觉把住培工作融入到新时代伟大征程之中,笃行不怠,勇毅前行,共创新伟业,再做新贡献!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