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广东省

我的珠江住培故事——直面每一个“不会”与“不敢”

时间:2023-08-04 10:00 来源:广东省 作者:曾小军 通讯员:韩越

我的珠江住培故事

——直面每一个“不会”与“不敢”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2020级 外科专业 曾小军

研究生导师  方驰华教授


      珠江南畔,日升日落,三年的培生涯即将迎来最后一抹晚霞,我不禁感慨时光匆匆,俯仰之间,皆为陈迹,但那些跃然于心尖的欢欣生活、奋斗经历、感人故事……已然留在这段住培之途的茗香里,历久弥新。这不仅是一段记忆,更是一片驻扎于心灵深处的绿茵,护送我勇往直前,直面人生中的一个“不会”与“不敢”。

三年前,当我刚刚踏入珠江医院时,未成体系的诊疗思路让我对一个又一个棘手的疾病无从下手我不敢面对这陌生的环境,不敢面对患者与家属充满期待的眼神。记得我的第一次跟诊经历,首次尝试独自问病查体,我的畏惧和胆怯都被方驰华教授看在眼中,他详细的指出我接诊过程中的不足,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要怕丢人,看到什么,会什么就说出来,说错了也不要紧,老师在身边”。正是他一次又一次耐心引导,慢慢地,我不再恐惧开始独面未知,逐渐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逐渐积累了许多典型及重要的病例,逐渐“敢于”在病历讨论、业务学习时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疑惑逐渐从一知半解到融会贯通。住培三年来的成长,离不开我的导师方驰华教授的悉心指导,也离不开轮转期间遇到的每一位优秀且负责的带教老师,他们用博学的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循循善诱的心,“消毒”了一个又一个名为“怀疑”、“胆怯”和“困惑”的伤口。

新冠贯穿着整个3年住培生活,当广州的疫情防护全面升级时,本院无数的逆行者冲锋在前在他们的表率下,我也主动报名加入了第一批支援荔湾区抗疫医疗队5月的广州骄阳似火,热辣的阳光打在我们的身上,汗水滋滋地往洗手衣外冒,从清晨到日落,逆行者们逐渐从一名抗疫战线上的“新手”转换成““我年轻,多吃点儿苦没事!”在匆匆丢下这句话后我继续投入到引导当地居民排队、协调纠纷、帮助检测核酸等工作中回到宿舍后,室友将一篇关于我的新闻报道转发给我时,我才知道自己不经意的话收获了大家的点赞。那一刻,所经历的忙碌和疲劳仿佛都消散了,我开始明白医学虽不能治愈这世间所有疾病和痛苦,但可以带来希望和依托,我希望今后自己能继续努力用自己的生命去帮助和影响另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生命。

正如崔健唱着的那样,“眼前的问题很多无法解决,可总是没什么机会是更大的问题。”三年住培,使我意识到有很多事不是因为有多难,而是因为当下的胆怯错过了许多宝贵的机会,因此我常常告诫自己——无关成败,要把以前不会去做的和不敢去做的事,都尝试去做一做。因此,工作学习之余,我还当过技能中心的考务志愿者、标准化病人,这些过程中让我学会了很多不同的技能,认识了来自不同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感谢医院给这段住培之途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朴素的白大褂下积淀的是浩瀚的知识,四种核酸的序列蕴含了人类所有的遗传密码,生命的出现是如此的神奇。我的导师常说——临床与科研密不可分对于一个科研零基础的人来说,自己是否能够在住培三年留下点东西,内心也是充满忐忑的。“聚焦临床问题,要谨记那些让你激动的‘小念头’和‘小火花’”临床研究专家一句不经意的话深深地影响着我正因如此,我常常在工作后啃文献做笔记,学会带着问题参与到临床工作中。这些时不时冒出的“小念头”和“小火花”让我渐渐感受到科研的魅力,也让我更加坚定要走好脚下的路。当我带着“小念头”一次又一次去询问指导老师的意见,当我带着手术视频一帧又一帧的反复剪辑着,不断推翻和重组的过程一回又一回的煎熬着我的心,但老师总挂在嘴边的一句“好事多磨”给了我莫大的宽慰,让我变得更加的沉稳,静等“小火花”的绽放。

不知从哪个时间节点开始,平稳有序的住培生活像是被按下了“加速键”,一下子就迎来了规培结业这三年,不仅是我在珠江医院的住培之途,更是我医学生涯的追梦之旅,怀揣着“崇德、尚和、精医、济民”的坚定誓言,这段关乎责任与理想的人生旅途永远是一段我值得用一辈子去记忆的曾经!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