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辽宁省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住院医师心中的好老师”——重症医学科宋岩主任的先进事迹

时间:2017-12-20 08:58 来源:辽宁省 作者:杨晨 通讯员:夏祥羽

201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来到了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成为一名住院医师。20161月,开始了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涯,并于7月来到了ICU科进行规培。初来ICU乍到,我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那天是个印象深刻的周一,抢救大厅里的所有病人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对外界的刺激仿佛毫无反应,诺大的大厅只有不时传来滴答的仪器报警声,护士们全神贯注盯着病人的各项指标,偶尔低头记录着什么,时不时的起身看看这根管、查查那个仪器。我产生了一种错觉——我到了一个什么“鬼”地方,这些病床不就是生命的孤岛,在风雨中飘摇?又或是连接着生与死的门,床上的人是不是有一只脚已经踩在了门外?


         

在医生办公室,我第一次见到了我的规陪带教教师,ICU宋岩主任。“来来来,同学们!欢迎欢迎,请进请进,坐坐坐!”宋岩主任亲切热情,毫无主任的架子,这就是宋岩主任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随后,开始了一天的早交班,我这时才清楚原来ICU的早交班同时兼顾着查房的作用,我还是头一次见到查房这么频的主任。交班的过程有些长,主任还时不时地问问我们哪里不懂,或是专科上有没有什么补充?早交班结束,主任和住培管理秘书还有我们留了下来,主任开始详细的了解我们的个人情况,什么专业啊,都是哪里人啊,外地的在哪里住啊,目前有啥困难啊等等,分配完带教老师以后,宋岩主任告诉我们,今后就是一家人,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说,衣食住行都可以提,尽量帮助大家解决。最后,由住培管理秘书详细介绍规章制度。令我们惊奇的是宋岩主任居然拿出科室一部分奖金,用于奖励我们中的优秀住院医师,别的科室可是鲜有这种待遇的。ICU还真是拿我们不当“外人”呢!

经过了前几天的适应期,我也逐渐适应了ICU的规培流程。科室每周都有定期的理论培训,并且鼓励我们参加各种学习,参加各种重症学术会议。这些理论学习帮助我极大的扩展了视野。通过理论学习,我基本掌握了各种内外科急症上的简单处理措施。然而,从理论到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得入科第一次抢救,有个外科术后的病人,在术后普通病房已经躺了一周,因为心衰、休克治疗无效,病情趋于恶化,气管插管后转入ICU。病人到达ICU时,休克相当严重,生命垂危。到达床位后,一大群医生护士迅速围拢过来投入到紧张的抢救中,不时传来宋岩主任的指挥声音,“给纯氧,饱和度、血压出来没有?来个心电图,双侧瞳孔三,正圆,灵敏,吸痰,痰太多了,给来个颈内静脉,护士去配个去甲,四十配二十……”,我们只能在病床边上看着,完全听不懂主任在说什么,根本插不上手,因为那是主任与科室医生、护士多年协同抢救所积累下来的默契!随着,各种治疗监测措施的完备,化验结果的回报,我听到了一个令我震惊的决定——补液!上学的时候不是学过,心衰病人要严格控制液体量吗?治疗原则遵循六字真言“强心、利尿、扩血管”吗?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我也见证了一个奇迹的发生。患者的心率在逐渐下降,血压在回升,升压药物在减量。我还是头一次碰见通过补液治疗成功的心衰。事后,我向主任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于是,主任耐心地给予了解答,“首先,治疗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07年以前你说的是正确。07年到14年你说对了一半,后一半是‘镇静、吸氧、端坐位’,而14年至今,你就只对了一个‘强心’,具体去查查我国心衰治疗指南吧。” 主任说的我确实不熟,但是我能理解主任要求治疗措施一定要规范合理,真是好奇这几份指南都是怎么讲的!同时,宋岩主任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令我无比震撼。主任接着说:“其次,治疗原则只是一种手段,所有病人通过一种手段都能够治疗成功吗?并不见得。是补液、还是脱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被治疗原则束缚手脚,治疗原则仅仅是形式,是为目标服务的,只有达到目标才是正确的。”宋岩主任的讲解,彻底解决了我的疑问,犹如醍醐灌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讲求达到治疗目标的方法,不拘泥于形式。武术宗师李小龙先生也曾说过:“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简直是异曲同工之妙。原谅我词穷,只会用“精彩”两个字来形容!

随着与宋岩主任实习时间的延长,对主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主任的口中,你很少听见“不行”这两个字,对别人的请求总是热心的给予帮助。对我们要求也比较严格,培训时会定期考核我们学过的内容,鼓励我们已经取得的进步,督促我们在哪些方面加强。对待患者病情变化也一丝不苟,对待院内各项工作都能认真完成。每天在病房,无论多早到病房,你都能看见宋岩主任已经提前在病房查看患者的身影;无论多晚离开,你都能看见宋岩主任在查看着数不清的化验单。

而宋岩主任的家庭负担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主任的父亲卧病在床,非常需要家人的悉心照料,主任又有对三胞胎儿子,其中一个儿媳刚刚生下可爱的宝宝。主任为了平衡家庭和事业,让儿媳和孙儿搬到了医院旁的住所,方便随时照顾。

如此沉重的家庭负担,琐碎而繁重的ICU工作,我一直奇怪为什么宋岩主任能够一直保持着如此旺盛的精力和心态。“小杨,你要知道我们的工作是在和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做对,迟早是会遭遇失败的。所以,我们不能只机械的盯着病人的生死,那样你会烦恼不断的。作为医生,我们先要明白尊敬生命,敬畏生命,进而通过治病来改变一个人或是一个家庭的命运轨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这才是我们的任务。可社会上有些人不这么想,有人把生死当成了谈判,有人把生死看做了买卖,这就需要我们耐心的疏导,扭转这种认识。对于生命我们是认真的,充满关怀的;对于死亡,我们也要杜绝无意义的铺张浪费,充满敬畏。”

我终于问出了初来ICU的那个疑问,“那对于您来说,这些病床是风雨飘摇的生命孤岛还是连接着生与死的门,床上的人是不是有一只脚已经踩在了门外?在如此压抑的环境,要如何保持这种热情呢?”宋岩主任笑了起来,对我说:“对我来说都不是,我认为每一张床位都是一枚茧,用我们精心治疗,悉心照料做丝,耐心守候到羽化成蝶的那一天。虽然会失败,时常会辛苦,但是生命的奇迹才是对我们医生最大的嘉奖!”

其实宋岩主任,我想说我也想做您手中的一枚茧,努力成为一名当代社会需要的优秀医生,等待羽化成蝶的那一

天。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