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2017住培巡礼二十五|植入全科理念 壮大住培根基

时间:2018-02-06 15:17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医师报》记者秦苗 通讯员:徐亚娇

近期,中国医师协会组织《健康报》《中国人口报》《医师报》等媒体的记者,陆续分赴住培工作富有成效的地区和基地进行了采访。记者们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记录了住培人的奉献与坚守,住培工作的发展和变迁。本期由《医师报》记者秦苗为我们讲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规培。

“培养全科医生,我们必须要培养一种新型的责任感,将来面对你的医院、你的患者要负责,学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疾病时,不再感到恐慌、徘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称安医大一附院)全科住培基地主任兼全科医学科主任李洁华坚定的讲到。医院不再只是——其实从来也不只是——治病的地方,它也是,甚至更应该是一个培训人才的地方。所以,不管是全科医生的发展还是专科医生的发展首先是对“人”的教育。

医师故事


我是带着使命来这里的


        刘光明是一位老学员了,来到这里之前他已经在基层医院工作三年。他告诉医师报记者:“我是带着使命来的”,基层三年的工作经验使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学的知识和技能“力不从心”,急需吸收新知识的他来到了安医大一附院。

        刘光明说:“安医大附一院是安徽省全科医生培训的‘领头羊’,在这里不仅能接触到新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接触到领先的医学技术和全新的‘全科思维’,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急需具有全科技能和全科思维的全科型医生。”

         谈到做全科医生的初衷,刘光明说:“我在基层工作这三年,看到了太多的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比比皆是。慢性病占据了一个家庭很大的一部分经济支出。”刘光明告诉记者,慢性病的管理还要靠基层的全科医生最实惠,为什么不能有一位基层的全科医生来帮助这类患者呢?”

         谈到未来的理想刘光明告诉记者他想考研究生,进一步夯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医生一定要有雄鹰的精神,不断地丰翼自己的翅膀,这样才能服务更多的人。


一定是要守住一颗平常心


       “全科医生所面对的是一类特殊的患者群,以老人和孩子居多,如何与他们建立信任感,是一门学问。在那一刻,全科医生身份不仅是医生——更像是街坊邻里、亲朋好友——这意味着你要付出比专科医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他们建立感情”,马帅告诉医师报记者。

        马帅是一名新学员,她来这里快一年了。安医大一附院规培时间为33个月,其 中包含在基层实践基地实习6个月,从周一至周五实行“早八晚五”的工作作息,周末到医院查房,晚上有时跟着带教老师上夜班。“医院从一开始就把我们作为一名员工一样规范起来。学习方面,我们每两周举行一次读书报告会,学生讲一次,老师讲一次,我们主要以分享各个科室遇到的经典病例、诊疗进展、跟进最新指南解读等实惠的读书分享会,这对我们的技能提升很快”。

        “决心总是比践行容易,实践做一名合格的医生是我的夙愿,当初在填写志愿书时,并没有想过要报全科医生,后来阴错阳差成为了一名全科医生,医生不都是为患者看病吗?只要能给患者看病就可以”。“小时候因为得了麻疹,由于病情突然发作,家人没时间带我到几十公里外的医院就诊,于是父亲用竹筐担着我去找村里的乡村医生。后来听父亲讲,如果不是这位乡村医生,我的命都没了”。说到这里,这名“初长成”的马医生已泪目。


对“全科”有一种特殊的情怀


        “当我看到患者向我投来信任和感激的目光时,我知道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蒋品是安医大一附院全科医学科的年轻医生,也是这里每一位住培学员的大师姐。蒋医生当初报考的是神经内科的研究生,结果阴错阳差到了全科医学科。由于自己不了解全科医生的情况,曾也一度迷茫、困惑,甚至都不敢告诉家人自己学的是全科专业。直到见到自己的导师唐海沁,在唐主任三年的悉心教导下,忐忑的心情才逐步平复,开始对全科医学科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研究生一年级主要以理论课为主,第二年正式入驻医院了,才开始接触患者。蒋医生说:“跟着唐主任上门诊时慢慢地发现这样的现象,大部分都是本该可以在基层医院就能得到良好诊治的高血压患者,宁愿到大医院就诊,也不愿意到基层医院看病。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并不是我对全科专业迷茫,很多患者也对全科医生业不够信任。” 带着这样的使命和“不服”,蒋医生内心暗自笃定,要做一名真正让患者信任的全科医生。三年的全科专业学习让这位年轻的医生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收获了不一样的幸福。

         对于蒋品这样毕业后能留在三甲医院工作的全科医生来说是幸运的,她说:“留在这里主要是想利用这个平台去学习、充实自己,毕竟自己的能力还‘欠火候’有待进一步提高,自己最终的归宿还是想去基层工作;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留在这里可以参与教学工作,我想用我亲身的经历来影响更多的师弟师妹,让他们能够真正的热爱全科、献身全科。”


住培工作见闻



这一刻 你们是医院的主人翁



         如何能让医学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是李洁华主任一直思考的问题,这关系到能否在2020年顺利完成培训50万名医生的阶段性目标。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被批准为卫生部全科医师培养基地,同年开始,医院进行全科住院医师社会化招生和培训。


导师负责制 建立情感连接  



         每名学员均配备导师,每名导师最多指导3名学员。在学员中,每10名左右学员设置一位小组长,主要起着表率和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老师不仅在业务上指导学生,同时在生活上关心学员们的生活,慢慢地融入学员的生活,让学员不要有“外人”的感觉,让学员有主人翁的精神。李主任告诉记者,为了培养基地主任、带教老师、学生之间建立情感连接,他们还建立了住培学员微信群,该群里面每天除外汇报自己的工作外,还会让每位学员聊聊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心得体会。


2017年唐海沁教授(左3)荣获“全国“十佳全科专业带教教师”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构建教学新模式 



       以临床讲课为基础,将“全院大讲课、科室小讲课”有机结合,全院大讲堂主要邀请我们院的“江淮名医”来进行面对面授课,授课内容包括“专业技能、人文素养、医患沟通”等多维度培训内容。


江淮名医”授课现场

       科室小讲课则采用国外先进模式PBL(Problem-Based Learning)、CBL(Case-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主要是根据科室的典型病例来进行“以问题为导向”讲课讨论,这种模式既能调动学生参与度还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邀请优秀的住培学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科室小讲堂现场


标准化培训 四唯一体实现人才同质性 



        以临床教学查房为重点,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医院制定了全科住院医师培训教学查房规范,教学查房每2周至少开展一次。

         以临床技能为依托,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已建立了“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临床诊疗思维能力训练”、“临床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等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了模拟实践教学平台,对全体全科住院医师开放,使得全科住院医师临床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查房现场

         以病历书写为抓手,提高临床综合能力。医院HIS系统开设住培学员专用账号,除完成所负责病人的电子病历外,每位全科住院医师在科室轮转期间要求完成2份手写的大病历。

        每年开展一次优秀临床大病历的评选和展览,每月组织专家对临床归档病历进行检查和点评,结果反馈给科室和住院医师,提高了住院医师的临床综合能力。


优秀病例评选现场

        以网络教学为依托,深化住培能力教育。医院全科培训学员和老师均可以利用大学和医院的图书,对培训对象开放的网络资源和信息检索系统,满足培训对象临床思维、循证医学和科研能力等的培训需要。


考核是灵魂 确保培训有质量 



      以Mini-CEX、DOPS等过程考核模式为基础,医院每季度一次对全科住培基地教学进行督导,对住培学员入科登记、出科记录及出科考试、教学查房、科室小讲座、病例讨论等临床教学活动记录进行督导和评分。及时反馈督导检查意见与带教老师评选评优挂钩、与科室的年终绩效和考核挂钩。


年终考核


新闻事件报道


量体裁衣 为基层医生提供“量身定制”课程



        12月13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基层医联体医院合肥市瑶海区红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举办一场基层医师临床心电图培训会,来自合肥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及三级医院的全科医师近200人参加,接受临床心电图方面的专业培训。临床心电图系列培训由安徽省全科医师协会发起,所培训的内容主要针对基层医师,瑶海区此次培训是全市第三期,主要培训目的就是为全面提高合肥市全科医师的临床心电图读图水平,加强全科医师的临床心律失常处理能力。

        进入瑶海区红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大厅正在装修,合肥市瑶海区红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星院长告诉医师报记者这是他们正在装修的“高血压小屋”,是专供给患者量血压的地方,12月25日就要投入使用。刘院长介绍,“大医院由于就诊时间有限,没有充足的时间为患者量血压,我们基层医院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务。”刘院长兴奋地说。

        会议期间,刘院长接受了医师报记者的采访。记者向刘院长了解到作为基层实践基地的,如何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刘院长介绍,目前瑶海区全科医生的比例只占6%-8%,基层待遇低、发展慢,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如果基层留不住人,何谈发展?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医学生“扎根基层”的思想转化与身份认同对于基层是优先要考虑的问题。在“硬件”建设方面,经济收入的差异,对医学生就业有一定导向作用,当前,毕业生大多愿意选择大城市、高收入的地区就业。如果能将对医学生的工资收益进行制度化补偿,部分医学生还是会选择收入不那么激烈的基层就业。另一方面不断地为基层全科医生搭建更高的优质的学习机会,我们实践基地定期邀请安徽省的知名专家来到基层为他们“量身定做”学习课程。

(《医师报》记者秦苗报道,本文发表于2018年1月7日《医师报》网站)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