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2018住培巡礼|家门口看病没顾虑!他们为社区培养了靠谱的全科医生

时间:2018-07-30 09:08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中国社区报》记者卫萌萌 通讯员:徐亚娇

导  语

继2017住培巡礼之后,中国医师协会再次启动2018住培巡礼活动。《健康报》《中国网》《科技日报》等媒体的记者分赴各地进行采访。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住培工作将有着怎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跟随记者去住培基地看看。

 本期由《中国社区报》记者卫萌萌为我们讲述她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见闻。

以前生个病,不太相信社区医院,总是挤去大医院看,花费不少,号还难挂,最近几年我也是听大家说我们社区医院水平挺高,现在我有个小毛病的就来看看,方便还专业。”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就诊的患者告诉记者。


在辽宁省,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而且有这样一家医院,为了给基层培养全科医生操碎了心。



专业培训 打牢基础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08 年联合沈阳市和平区太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了原卫生部的检查,成为辽宁省首家原卫生部认定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年,辽宁省启动了本省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开始正式招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杨聘婷教授介绍说。



为了保障合格全科医生培养质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强化全科医学以人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围绕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要求,将全科医学基本理论与技能教育和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健康管理与教育能力、社区预防保健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构建了“目标-培训-监督-反馈”一体化培训体系,将以人为中心的全科医学理念贯穿培训全过程,确立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六大培养目标,创建了独立设置的全科医学科,设计了十大培训模块,创新开展了全科医学科培训和慢性病高危人群连续性管理培训,采用双导师制度,并实施了全方位的能力评价。


据全科基地王爽副主任介绍,在培训过程中,为强化全科医学理念培养,医院创新了多种特色培训环节与形成性评价方法:确立了“以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六大培养目标,将以人为中心的全科医疗服务作为全科住院医师培训的核心目标;安排了为期三个月的全科医学科培训,制定了全科医学科培训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建立了慢性病管理与健康管理培训模块,强化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将以人为中心连续性管理的理念应用于社区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中;搭建了独立全科医学科学科平台,提高了住院医师的专业归属感;建立了双导师制度,每名住院医师在三年的培训期间均有全科医学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老师给予全程指导;提供了在医院全科医学科门诊的学习机会,进一步强化全科临床思维能力训练;采用分层递进的方式安排住院医师在基层实践基地轮转,逐步培养其能胜任全科医生岗位工作等;还建立了中期约谈制度和住院医师成长档案袋,实施了多种全科特色的评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扩大招生 服务基层


在培训过程中,医院培训基地建设了健康咨询门诊、远程健康管理工作室、小型数字化图书馆、全科医学与健康管理网站等教育培训环境、设备设施和学习资源。这让不少来学习的学员们乐开了花。


“我们来参加这个全科培训竞争是很激烈的,必须通过辽宁省统考。我是作为全科的社会学员考进来的,一直就想学好知识然后去服务基层,在这里我收获非常大,学到了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好多东西。现在去社区医院实践的时候遇到患者我都能很快判断病因,综合考虑,在社区能解决的就建议患者在社区解决,不能解决的,还能推荐我在这边熟悉的医生帮患者转诊,群众满意率也提高了很多,自己也非常有成就感。”学员钟月说。



同样是学员的姜申易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的一名学生,“以前都是在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跟实践结合不算紧密,参加全科培训以后,经常去基层医院实践,把所学跟所看到的遇到的情况能结合起来,更能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以后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在这里,除了社会学员、在读学员能申请,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也能申请通过考试进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学习


来自沈阳市皇姑区亚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马珏荃深有体会:“以前真的从来没想到已经在社区就职的我还能有这样的机会来深入学习,提高技能。我是2017 届的全科医学规培学员,能考上并且来学习真的很不容易,结合我在基层工作的经验,带着问题来学习以后会发现以前确实有很多不足,现在再去基层实践,不仅能用更好的专业技能去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还让群众对我们的信赖感大大提升了。”



“来到这边参加培训收益特别多,无论是特色培训还是专业的科室轮转方面都学到了很多,增加了我们对全科医学的认识,我是农村定向的学员,在我的印象里,全科医学的发展还不是很好,现在认识提高了,对于投身全科的劲头也更足了,以后回去基层医院也能更好地服务群众了。”来自葫芦岛市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农村订单定向学员王鑫宇说。


基地带教 创新实践


为了加强基层实践基地建设,项目组定期组织专家到4 家基层实践基地指导临床带教与全科医疗服务等,建立了“互联网+”协作平台,实现了双向转诊,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健康讲座与义诊咨询,以教学和科研为引领,与基层基地建立了紧密联系,提升了基层的教学、科研和医疗实践能力研究。


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其中一家实践基地。


“我们这里全科的带教老师很多都是副高以上职称的,这也为更好地培训学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太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基地副主任杨瑾介绍说。


“之前一年只有10 个学员来我们基地培训实践,现在一年能有40 多人了,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越来越多的学员愿意参加培训,也愿意通过规培来提升技能。”基层基地主任郭洪梅说,“作为负责人,我非常建议大家来参加培训,这对于将来要从事医疗行业的学生作用非常大,去实践课本知识,横向纵向都能联系起来,不光能治病,还能帮老百姓防病。对于我们的带教老师来说,在跟学员们的互动中也能了解新知识,跟学员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说起基层工作,太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住培秘书魏娜说:“这个工作确实很辛苦,但是看着培育出来的学员一个个去服务基层服务社区就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太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辉书记表示:“在抓好技能培养的同时,我们的党建工作也不放松,定期开展党课,让在这里的党员学员们能一起学习。”


这些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住院医生近200 名学员参与了研究和实践。中国医科大学27 个教研室的100 余名教师以及家社区实践教学基地的三十余名社区教师参与了项目实施过程。到目前为止,项目已培养三届共26 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目前在培学员有134 名。80% 以上的毕业学员都留在基层工作,有两人已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领导,一人被评为“辽宁好人最美医生”。这对于基层社区卫生的发展也是一大贡献,推动了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


未来期许 留住人才


建立健全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培养合格全科医生对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全靠城市的医院或者基地来培养那么多适合在农村或者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是不现实的,我们还面临着100 多万乡村医生能力提升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很好的师资去完成,所以还需要从待遇或者激励机制上去实现。并且需要培养和使用两手抓,在使用的激励机制上希望能给五年培养,三年定向的学员更多的政策上的倾斜,然后给他们更高的平台去实现自身价值。我跟很多学员都有过接触,他们中的很多是愿意留在家乡,为家乡百姓服务的,只是在乡镇卫生院,目前的很多条件没有给他们施展的空间,所以这些学员才会有动摇的问题,才会想到底要不要留下来,我国绝大部分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要乡村医生来承担,但是现在的情况会导致乡村医生后继无人。”王爽主任说。


“现在国家的政策出来了,培养这方面我们一直在抓,而且落得很实,但是真正后续的激励政策,紧缺专业的吸引政策等必须跟得上,后续政策跟不上我们基层留不下来医生。”辽宁省卫生健康委科教处于好主任说。


“我们想要实现培养的均质化还是有困难的,因为很多基层医院的状况不是很理想,从师资层面就不是很理想,高质量的师资都集中在城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医师培训工作部姜红堃主任说。


“培养过程我们抓得比较多,但是对于学员的出口这方面研究确实很少,研究生毕业有大型的招聘会之类的,但是对于住培学员,毕业并没有类似的招聘会,也有可能会存在一些信息不对等,将来我们希望能形成一个规模,能有一些政策帮助,为住培学员提供一些就业的帮助,让大家能留在基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医师培训工作部苗参副主任说。


同样来自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吴新军医生跟齐殿君医生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高素质全科学员能下沉到基层,能留在基层,但也确实希望国家能给更多的政策支持,加大力度扶持。”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更多全科医生的养成,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能有越来越多的医生留在基层,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国社区报》记者卫萌萌报道,本文刊于《中国社区报》2018年7月10日第4版)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