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2015住培现场评估专题系列报道:(三)现场评估后的总结与思考

时间:2015-11-21 17:01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admin 通讯员:中国医师协会

 

  编者按:72日,历时4天的首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场评估落下帷幕。评估组马不停蹄,又火速投入了另一场战斗——评估总结。

 

  高效的评估总结会

 

  72日,现场评估的最后一天。10个评估组带着一身辛苦劳累,连同完成任务后的轻松与兴奋,于3日凌晨之前陆续赶回到北京。迎接他们的,是又一个并不轻松的任务——“总结

  考虑到专家们已通宵达旦,连续作战了整整5天。为了让专家们多休息一会儿,齐学进副会长与金生国副司长商量,把原定73日早上8点开始的小组总结,向后推迟半个小时。

  小组总结会还未开始,不少专家已经开始对4天来的评估进行系统回顾、整理与思考。他们知道,43家住培基地、205家专业基地虽然仅为全国住培基地与专业基地总量的5%,但亮点与问题,却具有极大的代表性。而总结就是通过对这些亮点和问题的汇总、分析,找出原因,研究对策,提出建议,为推动面上工作,提供重要的决策与参考意见。总结,是对评估成果的整体验收。只有真正把总结做好,这次评估工作才算真正达到了目的,实现评估初衷。

  
  3日上午,各评估组和全科、外科等专业组分别在作小组总结

 

  根据齐学进副会长和金生国副司长商定的方案,上午的小组总结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从830分到1030分,以10个区域性行政小组为单位进行。上午830分,各个小组的总结在组长主持下正式开始。不少组长已连夜赶出了本组总结初稿,有的还制作了漂亮的幻灯片。这些成果,都是他们在5天评估途中,见缝插针、点滴积累、反复研究形成的成果。有了这样一批既能吃苦、善于思考和利用时间的组长,10个小组的总结于1030分就基本完成。

  
  3日上午,金生国副司长、齐学进副会长、陈昕煜处长参加管理组讨论

 

  从1030分开始,72名专家按本轮评估的7个专业,进行按专业的集中总结。当初,在10个评估小组成立的同时,就按专业分成了内科、外科、儿科、精神科、全科等七个专业组,形成了按区域和按专业的两级分组和矩阵结构。在评估过程中,各专业组成员虽然分散在各个评估组中,但他()们在各个专业组负责人的主持下,就本专业评估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微信群随时商量,集思广益。在每一位专家的背后,形成了一个专业专家支持团队。这也是每个组虽只有1名相关专业专家,却能较好解决本专业难题的奥秘所在。由于7个专业的专家在几天的评估中,已保持了密切联系与沟通,在很多问题已有共识和思考,加之7位组长的精心准备,所以这7个专业组的总结,在一个多小时后也紧张而有质量地得以完成。

  
  3日下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场评估工作总结会召开

 

  3日下午2点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场评估工作总结会在北京东方花园大酒店准时开始。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秦怀金司长、金生国副司长、教育处陈昕煜处长均在百忙之中前来出席会议,北京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陈杰、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姚树坤等毕业后医学教育专家到会指导,王波、程明恙主任科员和教育处的全体人员也都悉数到场。齐学进副会长在会议开始时,充满感情地说:四天来,各位专家夜以继日,风雨兼程,顺利完成了对20个省和43家住培基地、205家专业基地的住培现场评估任务。不少专家昨天深夜才回北京,今天一大早又抖擞精神地参加了评估总结,对于各位专家对住培事业的奉献与付出,我谨向大家深深地躹上一躬,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激”!

  

  齐学进副会长主持会议

 

  按照会议安排,10个评估组依次对各组所负责的两个省区评估工作进行汇报;7个专业组负责人,则从专业层面对所评专业情况进行了汇报。由于情况熟悉,准备充分,17位组长的发言,有事例,有分析,有建议,有体会,精彩纷呈,赢得了与会者的阵阵掌声。

  这掌声,既是对专家们辛勤工作的肯定,又是对工作成果的赞赏和认可!

 

  客观务实的评估总结

 

  从10个评估组汇报的情况看,七部委文件正式下发以来,经过一年半的工作推进,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牵头、多方参与、培训基地具体实施的规培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人事、财政、学位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不断跟进。截至评估时,江苏、安徽等17个省(区、市)已将中央补助资金足额下拨培训基地,吉林、辽宁等11个省(区、市)的省级财政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配套投入。19个省(区、市)将住院医师规培合格作为中级岗位报考或聘用的依据之一;福建、山东等18个省(区、市)明确将接受住院医师规培并考核合格逐步作为不同层级医疗机构新录用临床医师的基本要求。在有效反馈调查问卷的4.2万名参培学员中,近八成学员对制度落实情况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在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层面,各省均根据国家制度建设要求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构建了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等,明确了制度建设与实施的要求,培训证书与中级职称晋升挂钩。但是,部份省份顶层设计欠体系性、长效性、规范性。具体表现:一是制度实施推进规划缺乏,有些省份每年培训计划要等待国家卫生计生委下达,而不是按照省内推进工作进度制定本省的培训计划。二是资金投入缺乏长效机制。目前国家支持力度较大,但还有不少省份当地财政投入不足,甚或无投入。三是经费使用欠规范。对国家补助的几类经费使用范围及要求不清,出现学员补助经费用于全省的管理经费,甚或降低补助标准的情况。

  从培训基地层面看,在培训基地管理上,各受评单位均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了教学设施设备建设。建立了人事管理、日常管理、考核制度、管理制度以及协议的签订等相关制度。但各基地间重视程度差异较大,一些单位一把手重视不够,制度落实与实施不到位,管理能力不平衡,学员待遇保障不够;专业基地对政策的了解与执行尚浮于形式。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有些省份有明确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如黑龙江省明确了导师与指导老师的准入制度,实行了导师申请制度;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实施师资上岗培训制度,对师资组织分层次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并建立师资激励机制和评估体系,师资带教与职称晋升、聘任挂钩。多数省份和基地开展了师资培训工作。但不少单位对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师资带教积极性不高,带教规范性不够,带教水平参差不齐。同时,也缺乏明确的师资准入和退出机制,缺乏师资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缺乏带教约束性指标。在教学活动与教学能力上,各培训基地都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从教学带教的规范性和教学能力方面来说,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学规范性略优于一般医院。总体来说,培训基地在教学上尚缺乏针对性,与实习生、进修生等不做区分。存在学科轮转方面缺乏分层分类教学,教学查房普遍欠规范。另外,全科学科建设薄弱,全科带教不规范。在考试考核上,临床轮转的出科考核有实施,但大部分基地尚未建立和形成系统的培训质量考核体系,存在出科考核不规范,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无考核,评价系统过于简单,打分尺度过宽等现象。同时,结业考核缺乏统一的规范要求,缺乏大量的试题库等。在学员待遇上,按照国家要求,培训基地的培训对象享有同类人员同等待遇,如大庆市人民医院做到了同一基地培训人员享有同等的3000//月待遇补助,但部分省份培训基地难以做到。不同省份、培训基地和培训对象,培训期间待遇各不相同,学员待遇普遍不高。国家补助培训经费后,有些培训基地撤回了原有经费,存在此起彼落的现象。在信息化平台上,受检的省份中有的建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平台,但多数缺乏科学顶层设计,块状开发现象比较普遍,有些省份缺乏信息管理平台,一直在等待国家统一的信息平台投入使用。

  总结,唯有客观真实,才更显得其可贵,才能为工作提供正确的导向和路径。而贯穿其中的红线,就是实事求是。

  

  评估一组郑玉英教授(左一)、二组郭媛教授(左二)、三组胡型锑教授(中)、四组郑青教授(右二)、五组贾明艳教授(右一)在总结会上发言。

  
  评估六组徐天士教授(左一)、七组叶辉教授(左二)、八组杨凌教授(中)、九组甄文俊教授(右二)、十组张小勇教授(右一)在总结会上发言。

 

  凝聚专家智慧的思考与建议

 

  7个专业组在介绍各专业的汇总情况后,还就相关专业的带教工作提出了有分量有见地的建议。这些建议不仅包含着专家们的心血,还蕴藏着专家们的深度思考,闪烁着专家们的智慧和真知灼见。在这里,我们对他们的建议进行转录,相信对关心这项工作的同道有所启发。

  
  管理组贾明艳教授(左上)、全科组郭爱民教授(中上)、内科组黄捷英教授(右上)、外科组甄文俊教授(右中)、精神科组李占江教授(左下)、口腔全科组江泳教授(中下)、儿科组黄敏教授(右下)分别代表各专业组介绍评估情况

 

  管理专业组的建议1.建立或强化住培有关部门包括省厅内部的协调机制。2.规范培训经费的使用,建议出台培训经费管理办法。3.出台技能培训中心建设的标准和规范,进一步加强基地临床技能设备配置。4.加强师资培训和管理干部培训的整体计划和统一规范。

  内科专业组的建议1.细则应该结合本地区的特点,轮转应该结合医院和科室实际确保落实。2.在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之后,应该让学员注册变更执业地点,让学员有独立值班、独立操作的能力,以便于学员临床能力的提高。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带教水平,增强带教意识。4.建议在有条件的基地建立内科病房,这样不仅有利于住院医师培训,更有利于中、青年医生临床能力的提高。

  外科专业组的建议:1.统一印发轮转手册,手册上体现培训内容标准的要求。2.要完善师资培训和准入制度,上岗的师资必须要经过培训。 3.抓好对教学查房操作的各种技能典型经验推广。4.建立全国住培医师的网络登记,以掌握住院医师培训进度及程度。5.需要对培训细则进行修订。有些病种很少,有的病种涉及四级学科,培训细则是否要适应这些变化重新进行调整。允许各地对特殊疾病进行本地化处理。

  儿科专业组的建议1.严格儿科基地准入要求,对于综合性医院儿科病床不符合要求的,建立联合基地。2.控制基地招收规模。3.建立师资准入与培训制度。4.建立不同层面的教学激励机制。从全国层面评选优秀指导教师等。

  精神专业组的建议1.没有独立精神科门诊和病房的基地要限期整改。2.协同基地的管理,要依托大学三甲附属医院来协同三甲或者三级精神专科医院。为满足精神科住培医生急诊科、神经内科和心血管内科9个月的轮转,协同医院建议至少是三级而不是二级。3.加强师资的培训。精神科医师分会将对全国精神科专科基地师资进行规范化培训。4.建议国家大力支持和扶持这些紧缺专业,给予倾斜的政策,提高在培待遇,改善招生优惠条件,促进招生任务完成,解决精神科医生的短缺问题。

  口腔全科专业组的建议:1.将就业政策与住培接轨,以加强监管。2.确保规培医师的临床操作机会。3.统一规培手册,利于基地、科室、学员的使用。4.加强师资培训。5.编写规培小讲课要求和大纲。6.尽快将部分首批未入选的口腔专科医院纳入基地。

  全科专业组的建议

  ()在国家层面上:1.对全科基层实践基地进行独立评审和培育;2.制定全科医生培养的配套政策,如:制定统一的阶段考核标准和大纲;3.开展定期督导检查,建立动态准入和淘汰机制;4.开展创建示范基层实践基地活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5.可否建立省际代培制度,由发达省份代培欠发达省份学员;6.建立培训证书全国认可制度。

  ()在省、市级层面上:1.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制定本省实施计划;2.中西部省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师资培训计划,启动省级层面的全科医学临床和基层实践基地师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保证培训质量;3.增加师资培训经费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4.开展本省全科基层实践基地督导检查;明确基层实践基地培训经费来源和标准;5.规范培训过程,建立省级一阶段考核标准,保证培训质量。

  ()在培训基地层面上:1.将全科专业培训基地建设与其他专业基地(如内科基地)建设等同重视,明确全科医学科和挂靠科室的职责;2.将基层实践基地建设作为培训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基层实践基地签订培训协议;3.将全科医生培养数量和质量作为考核临床培训基地指标;4.加强全科医学带教师资培训,包括临床和社区师资;5.加强过程管理,制定全科医生培养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专人管理。

  ()在全科医师分会层面上:1.开展对全国基层实践基地建设项目的评估、督导、指导,组织手拉手、一对一帮扶;2.组成专家巡讲团,建立专项培训项目;3.建立示范基层实践基地评审标准,开展创建活动;4.开展调研,不断完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细则;5.论证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指导意见。

  

  在17个组长发言后,毕教部邢立颖副主任将中国医师协会数培组连夜对各评估组在评估平台上传的现场评估数据统计结果进行了介绍。这些数据,不仅因其全面和准确、客观展示了各基地的主要工作情况,也因其快捷与迅速、充分显示了信息化手段在评估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毕教部副主任邢立颖介绍评估总体情况

  

  总结会结束前,秦怀金司长、金生国副司长先后作了即席讲话。金生国副司长指出,这次现场评估虽然是国家住培制度建立以来的第一次实施,但在医师协会的精心组织和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做得很好,很成功。基层一线看到的问题,将为制度体系的进一步细化、完善提供重要参考。要以这次评估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国家制度设计,完善政策制度,健全培训体系,落实精细化管理。要认真总结这次评估工作经验,建立健全常态化机制,进一步完善评估方式。

  

  金生国副司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秦怀金司长指出,这次评估时间尽管很短,但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要把专家们的工作成果用好。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刚刚起步的阶段,对基层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使之起到示范作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对于一些不合格的基地亮红黄牌,以加大工作推进和问题解决力度,促进住培制度的更好全面落实。

  
  秦怀金司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张雁灵会长在上海出差,直接从首都机场风尘仆仆地赶到会场,对各位专家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建设、改进工作。我们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目的是为了加强规范。这次现场评估在科教司的有力指导和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做得很成功,也为下一步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开了个好头,打下了好的基础。现场评估作为一次体检,是为了住培建设质量把脉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要以评促建,总结经验,改进问题,做好工作。

  
  张雁灵会长从机场赶到会场看望专家并作讲话

  一份不寻常的评估报告

 

  总结会后,面对20个省、40多家住培基地和200多家专业基地的海量数据,如何进行去粗取精;面对17个组几十位专家带回来大量思考和建议,如何进行归纳、提炼;以确保于710日前写出一份有分析、有见地的高质量评估报告,为国家卫生计生委领导和有关主管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工作建议与决策咨询,就成为了摆在毕教部面前的一项新的紧急任务。为此,齐学进副会长和邢立頴副主任在总结大会后,顾不上歇一口气,立即马不停蹄,组织起草小组,召开会议,研究提纲,明确分工,紧急启动了报告起草工作。

  
  起草小组部分成员研究报告超草工作

 

  科教司和教育处对报告起草工作高度重视。74日下午,陈昕煜处长与齐学进副会长一起,召集起草小组人员,在卫生计生委会议室对报告提纲进行了深入过细研究,确定了报告的框架思路和主要纲目,为报告起草奠定了基础。

  经过起草小组的紧张努力,评估报告终于赶出了初稿。经过毕教部邢立颖副主任和齐学进副会长反复修改,711日,中国医师协会正式向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科教司报送了由张雁灵会长亲自签发的关于20个省(区、市)住培工作现场评估情况的报告。报告对20个省的住培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提出了5个方面的主要成绩,6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4个方面的重要建议,并提出了对部分基地的撤消和限期整改名单。这4个方面的重要建议是:

  -----以强带弱,对口帮扶,促进均衡发展

  从本次评估看,西部地区由于基础条件与工作起步较晚等多种原因,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为促进住培工作整体均衡发展,建议进一步加强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帮扶,指导东部地区具有优势医疗与教学资源的培训基地与中西部地区薄弱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支援协作机制,落实东部地区为中西部地区代培部分学员的工作任务;加强对口师资培训,特别是将新疆、西藏等以老少边穷地区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指派师资人员开展实地指导,以强带弱,实现培训水平的整体提升。待条件成熟时,逐步实现培训基地全国优化布局、培训对象全国招收匹配。

  ----以评促建,以考促建,加快制度落实

  本次现场评估期间,有的省财政厅将长时间未能签出的省级财政投入支持住培学员人均每年2万元配套资金的文件紧急签发;部分基地出现将2015年前6个月的住培补助连夜发放给培训对象的情况,反映出评估工作对住培关键政策的落实所起到的强力推动。建议在总结本次评估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常态化的基地评估机制,加快考核体系建设,通过多种方式追踪问效,规范培训过程,实现结果同质,落实动态管理要求,推动住培制度落地与完善。

  ----加强沟通,完善配套,形成工作合力

  评估结果表明,经费、人事、教育等相关配套政策的不到位,成为各省住培工作的掣肘因素。建议委主管部门继续协调财政部,争取尽快制订并下发中央财政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办法,对各省级财政配套经费、各培训基地经费使用、培训对象补助待遇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使各地有统一的遵循标准。对地方财政无投入的省份,建议列入重点督促对象,持续跟踪促进。从长远看,由于住培将逐步成为普适性要求,住院医师劳动强度又远高于社会其他行业的一般人员,建议委主管部门继续协调人社部,从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角度加以研究,有效解决住院医师待遇问题。制订全科、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的培训规划和相应保障政策,加快推进以全科医学科设置为基础的全科专业体系建设,为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释放住培制度政策红利。

  ----多措并举,加强师资培训,确保培训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培训能力与水平,是确保住培质量的关键所在。各地应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以及培训基地在师资培训方面的积极性,采取整体规划、统一安排、多措并举的方式,分层次、分专业抓好师资培训工作,力争使带教师资在三年之内整体轮训一遍,尽快扭转带教师资教学能力偏低的被动局面。建立全国统一的带教师资准入机制,将带教工作与临床医疗工作量、职称晋升、绩效评价等紧密结合。结合示范基地评选,遴选一批骨干师资培训基地。定期举办优秀带教师资推选活动,增强带教师资的荣誉感和积极性。

  随同报告上报的,除了以上4个方面的面上工作建议外,10个小组还从数百条建议中,向20个被评省份,整理提出了近200条书面建议,一并作为附件,正式上报国家卫生计生委。

  至此,从6月下旬正式启动的现场评估,终于完成了规定任务,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中国医师协会毕教部供稿)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